第327章名家白马非马
随着一个个学派粉墨登场,其他学派的读书人也纷纷紧张起来。
虽说诸子百家学派众多,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并不多。
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学派能借此机会扬名,随即苏晨介绍起了擅长逻辑辩论的名家。
先秦时期,社会生巨大变革,使得古代哲学思想空前繁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当时社会问题的迫切实际需要,促使辩论思潮兴起,也使得名家学派迅崛起。
秦大统一后,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以维护统治,百家争鸣终结,名家也走向衰落。
“他被称为战国时期的辩论奇才,众多大师都被他驳的哑口无言。”
“他被诸子百家称为杠精学派,列国闻名却被群起而攻之。”
“他的学说在过去千余年中屡遭非议,现在他却拥有哲学家、逻辑学家等多重头衔。”
“公孙龙,字子秉,战国时赵国邯郸人。”
“他是名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名家学派流行于战国中后期,提倡正名实,即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
“善辩,以语言逻辑与分析见长,故又称辩者,在西汉时改称名家。”
“所谓名学,就是如今所讲的逻辑学。”
“它揭示了名实关系,能使人准确地把握概念和名称。”
“但事实上,诸子各家学派都认为名家学说是诡辩之学。”
“换个说法理解,就是现在的杠精。”
“庄子认为名家曲解别人的意思,通过辩论逻辑让别人哑口无言,但又不能真正说服别人的内心。”
“赵国都邯郸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公孙龙从小就受到各派学说的熏陶,使他长于思辨,善于标新立异。”
嬴政公孙龙提出违反世人认知的白马非马观点,如今看来更像是为自己扬名的手段。
公孙龙所处的时代,当时天下大乱,礼坏乐崩。
礼讲求的是有序,有序就是所有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礼。
而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世人就没了这种名副其实的概念,现实中名与实严重脱离。
比如士大夫在宴请宾客时使用和周天子同样的规格,妻子背叛丈夫与他人私通,孩子不守孝道虐待父母等等。
这样的社会现状,令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思想家,先提出了名这一术语,并提倡正名运动。
此后,诸子百家都开始加入到名辩的浪潮之中。
儒、墨、道、法等学派纷纷表自己有关名实的看法,不过他们大多是以政治的观点来看待名实关系。
直到公孙龙才开始真正将名实关系作为一个专门的逻辑问题加以研究,形成了名家学派。
公孙龙创立学说的目的也与其他学者一样,是为了正名实和化天下。
只不过公孙龙走的是一条另类的道路,那就是用类似炒作的手段让自己的学说闻名四方。
他别出心裁地用白马非马这一明显有违常认知的例子引出自己的观点,果然其学说刚刚兴起就引来各家的高手来与自己辩驳。
一来二去,公孙龙也就随着白马非马的观点在诸子百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由其学派思想提出了二十一個辩论命题,其中经典的六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卵有毛,名家说蛋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