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打过了岔,暂时化解了这场危机,县委书记杨峰举起酒杯:
“来,让我们衷心祝愿章主任和我们山阳县的感情绵绵不断,源远流长。”
徐涛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不管他自己承不承认,他都知道,自己这一个外来的,在没有确凿证据和能力情况下,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
即便是掌握了一些证据,又有什么用呢?
直接正面硬刚那属于匹夫之勇,只会连带着自己也完蛋。
想得到县委书记杨峰的绝对信任也是不可能的,旧朝怎么会用新朝人?
他能依靠的,只有已经回京,担任部科技信息局局长的苏武。
可是,苏武居庙堂之高,工作是相当繁忙,又怎么会有时间来考虑自己?
更何况,自己到了山阳县还没有两个月就去求援助,让老领导怎么看自己?
所以,他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下对他来说应该是稳中求进,先获得的是县委书记杨峰等人的放心,然后再寻找这些人之间的关联和破绽。
当然,徐涛也很快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既然山阳县能找来记者报道这件事,自己为啥不能也找记者来做出一个相反的报道?
他很快想到了一个熟人——鲁玉。
。。。。。。。
《南方新闻》记者鲁玉是相当有脾气的一个新闻工作者。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甚至可以用这种人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到处评价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缺点。
对于鲁玉,就连老上级苏武都是很少使用。
因为这个‘定时炸弹’报道的新闻说不定就把自己害了!
他上一次和鲁玉打交道时还是苏武授意的,那是在广安科技大学时(434章-442章),为了报道冯振飞失学的事找到的鲁玉。
此后,有其他新闻,苏武也只是找普通的媒体来报道。
原因就在于鲁玉的报道是得理不饶人,负面影响太大。
还有南方系特有的写法、挖地三尺的报道,使得整件事的主动权都掌握在鲁玉手里。
只有苏武才能稍微驾驭一下鲁玉,否则只要是她想报道的事,外人根本劝不动她的报道思路。
比如上周南方新闻就报道了深港市朗山区公款吃喝的问题,徐涛就反复看了,整体题材新颖,大胆报道,到处挖坑,持续推进、而且连续追踪报道。
更要命的是,鲁玉一点都不讲情面,在有关深港区的相关报道中,一律使用了真实姓名。
这让深港市宣传口的头头脑脑们急得要死,但是鲁玉却满不在乎。
她认为只有这样报道才凸显新闻工作的真实性。
实话实说,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公款吃喝是个普遍问题,深港市也并不典型,而且即便是报道过后,吃喝问题也无法做到完全刹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