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从头到尾,全是最正确的话,即使是再有心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也找不出刘承宗究竟说错了什么。
唯独,刘承宗的身份错了。
对左懋第来说,人家叮嘱的都是对的,凭啥不听啊?
刘狮子当然不是小丑一样的自大狂,他只是有一套自己的战争逻辑。
他是真把韩城当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因为劝降已经开始。
事有轻重缓急,韩城并非潼关那样的必争之地,耗费人力物力,去强行攻打这样一座万众一心的城池,搞的士民仇视,对他来说没有益处。
刘承宗很讲道理,左懋第能把地方治理的很好,也能庇护百姓,他就没有征伐韩城的理由。
这主要是因为攻打韩城的利益不够大,另一方面,左懋第也没攻击他派去的校尉都尉,没到势不两立的地步。
另一方面,眼下对元帅府来说最重要的是拦住瘟疫,不让其在陕西扩散,其次则是攻陷西安府城。
只要占领西安府城,像这种无法独立割据的小城,潜移默化就会从对抗转为合作。
今年免征,可以明年征。
明年免征,可以后年征。
后年再不征,朝廷就把你调走了,调走了换个人干不好,这座城还是我的。
你左懋第要是大明的超级忠臣,堂堂进士,就一辈子跟韩城知县这个七品官杠上了,那刘承宗更无所谓。
大不了等崇祯爷驾崩,韩城就改名叫明国,封他个明国相,塞俩宗室当国宝,准用故国衣冠旗鼓。
落得一番美谈不说,刘承宗想念祖国了,还能来韩城博物馆看看前朝余孽。
只不过刘狮子也想不到,他随手一步闲棋,倒真令左懋第面对陈奇瑜号召其起兵的信,产生动摇。
陈奇瑜的使者过来见知县左懋第,目的明确,就是要让左懋第号召渭北十五县起兵,趁刘承宗面东而战,解西安之围。
左懋第觉得非常荒唐。
明廷的重兵集团在关中一败涂地,我韩城十一路民壮常备军六百人,算上冬月临时的义勇募兵乡间壮丁,都凑不出一个营。
保境安民已经很吃力了,你让我主动发兵,跟刘承宗野战?
他寻思,这陈总督也没拿我当个人啊!
韩城的四姓大户,也都对陈奇瑜的传信兵嗤之以鼻。
这跟九头虫让奔波儿灞去把唐僧师徒除掉有什么区别?
直接导致他们对刘狮子好感激增。
还是那个斜眼儿的薛行,摇头又叹气:“刘元帅不知己,知彼;陈总督知己,而不知彼,陕西……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