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德勒城的心脏地带,一座尚且保持着往昔辉煌的大酒店内,灯光璀璨,映照出一片不凡的景致。
“团座,一切准备就绪,宾客已满座。”孟烦了步履稳健,走进包厢,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陈浩站在落地镜前,身着定制的绒装,宛如古代战场上的英勇将军,不怒而威,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他深知,今日的公开亮相,不仅是个人形象的展示,更是对即将掀起的风云变幻的宣告。
曼德勒的昔日权贵,那些大家族的领们,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纷纷从乡间返回,汇聚于此,只为参加这场意义非凡的布会。城头的大王旗已换,为了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必须认识这位新的主宰者。
大厅内,人声鼎沸,宾客们或低声交谈,或高声寒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与期待。
“你听说了吗?那个吝啬出了名的某某,没能在战火中逃出生天。”
“还有日本人扶植的新市长,也未能幸免,据说和日本人一同葬身于爆炸之中。”
这些消息如同寒风穿堂而过,让众人不禁心头一紧,纷纷感叹世事无常。
川军团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前一天还远在百公里之外,上午便在城外交火,下午便已踏入这座城市的腹地。连那些自认为对局势了如指掌的日本人也措手不及,更不用说那些消息闭塞的本地人了。
战火无情,一轮轮的洗礼之下,小半的权贵们如同落叶般凋零,预示着曼德勒的格局与势力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这对于那些渴望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人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但对于那些曾经的既得利益者而言,却如同末日降临。然而,在这波涛汹涌的局势中,他们已无权选择,只能随波逐流。
或许,在普通人眼中,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但在陈浩这样的真正强者面前,他们也只是渺小的存在,同样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陈团长驾到——”
一声高亢的呼喊,如同雷鸣般在大厅中炸响,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喧嚣与议论。众人不约而同地转身,目光如炬,齐刷刷地投向了门口。他们渴望一睹这位击败日军、名震四方的陈团长的真容。
当陈浩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一股无形的威严与肃杀之气弥漫开来。人们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关于英雄、关于勇士的形容词——严肃、威严、杀气腾腾……
陈浩的形象与击败日军强大师团的传奇形象完美重叠,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在众人心中,他似乎就是那位理应如此、符合他们所有想象的英雄。
这一刻,曼德勒的曙光初现,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悄然拉开序幕。人群如同潮水般自动分出一条宽阔的走廊,陈浩踏着沉稳的步伐,悠然步入那高高搭起的演讲殿堂之巅。他的目光如同鹰隼掠过云层,所及之处,无人不自觉垂下眼帘,生怕与那锐利的视线相遇。
“既然诸位已知我的身份,多余的介绍便显得冗余。”陈浩的声音,冷静而有力,不带一丝冗余的温情。他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第一缕寒风,瞬间冻结了全场的气氛。
“今日,我,作为华夏远征军的锋刃,代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勇士们,向那些企图染指我们家园的日寇,正式宣战!”陈浩的声音,通过扩音器的放大,如同雷鸣般回荡在整个大厅,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台下的宾客,皆是各界名流,此刻却鸦雀无声,唯有陈浩那铿锵有力的宣言,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他们心中不禁泛起层层疑惑:“战争早已如火如荼,为何此刻才正式宣战?”
然而,这正是陈浩的高明之处。战争,是枪炮的交响乐;而宣战,则是意志的宣言书。回想往昔,三七年抗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正式的宣战,却迟至四一年十二月九日,那时华夏大地已半壁沦陷。陈浩深知,若是在溃败之际贸然宣战,只会成为敌人的笑柄。而如今,他们已击溃日军一个师团,用血与火的洗礼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此刻宣战,无疑将极大地鼓舞士气,让敌人闻风丧胆,揣测着华夏军团何时将铁蹄踏遍他们的领土。
演讲结束后,一群早已守候多时的记者如潮水般涌来。一位来自国内的女记者急切地问道:“陈团长,您对长沙会战有何看法……”然而,陈浩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不谈国内。”对于国内的战场,他心中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因此选择了回避。
这时,一位来自泰晤士报的男记者突然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听说您的恋人是一位英国人,是真的吗?”这个问题如同一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陈浩一时语塞,心中暗自嘀咕:“这记者的鼻子可真够灵的,娜塔莎可是很少露面的啊。”
幸好,身边的孟烦了及时替陈浩解了围:“诸位,请允许我们专注于与此次演讲相关的问题。”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成功地转移了记者们的注意力。
就这样,陈浩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一种既冷峻又充满智慧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宣战演讲。而这场演讲,也注定将成为华夏远征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在那片被历史风霜雕琢的土地上,一位美国老记者,眼神中闪烁着务实的光芒,犹如一位穿梭于真相迷雾中的探秘者,缓缓开口:“据日媒之口,缅甸十五军的铁蹄即将轰鸣,直指您麾下的川军团,誓要一举夺回曼德勒的荣光。您,准备好了迎接这场烽火连天的挑战了吗?”
此言一出,周遭的本土土着领袖们,仿佛是被无形的纽带牵引,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他们的目光中既有焦虑也有期待,毕竟,战争的阴影总是能轻易搅动人心深处的波澜。
在这座城市的边缘,人们谈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无论城市的繁华如何掩盖着角落的贫瘠,一旦战火燃起,逃亡将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然而,陈浩,这位在媒体前常以沉稳着称的川军团团长,却在此刻忍不住放声大笑,那笑声如同春日里的一缕阳光,穿透了战前的阴霾,让在场的记者们面面相觑,心中暗想:此人莫非是被即将到来的战争吓傻了?
笑罢,陈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如同鹰隼俯瞰着脚下的猎物:“曼德勒,这片土地曾沦陷于日寇之手,但如今,是谁站在这里,向你们诉说着不屈?是我,陈浩,川军团之长!”
美国老记者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瞬间领悟了他的言下之意:“您是在说,日媒的宣言不过是一场空洞的笑话?”
陈浩豪迈地一挥手臂,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纳入他的胸怀:“没错,我川军团仅用了三成功力,便让日军的一个主力师团灰飞烟灭。十五军,还剩几个师团?区区三个,如何是我川军团的对手?即便他们不主动送上门来,我也会亲自去找他们,让十五军从缅甸的地图上彻底消失,让这片土地重获自由!”
此言一出,记者们的眼中仿佛燃起了熊熊烈火,他们争先恐后地在本子上记录下这震撼人心的宣言,标题一个比一个吸引人眼球:《川军团豪言壮语:挑战三大师团》、《陈浩:日军,不过尔尔》、《五千对十万,神话还是现实?》。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对于一位只关心稿件吸引力的记者而言,或许并不重要。
陈浩告别了这群兴奋的记者,心中已有了下一步的打算。他知道,一旦这些报道传遍四方,以日军的情报收集能力,必然会得知。他已出招,至于日军将如何应对,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团座,两位华侨老先生在后厅等候多时。”一名下属轻声提醒。
“前面引路。”陈浩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他即将见到的,是缅甸华人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两位人物——李遐养爵士,以及……在缅甸的辉煌篇章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是巴特勒爵士与英尼斯爵士的荣耀继承者,更添上了三爵士的璀璨光环,他的名字在历史的画卷上熠熠生辉。这位爵士,根源深植于广东台山那片沃土,却在缅甸的热带雨林与金色佛塔间绽放异彩,他的故事,是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法律精英,到殖民时期农林部长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