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远东军代表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宣告天下。
将目前欧陆国家面临的国际形势变化,以及未来展的困境等等摆在普通民众面前,让他们都有深刻的危机感。
有了危机,他们自然会思考出路。
而现在他们的出路并不多,要么延续之前的路子,和以鹰国为的西欧国家合作,但这套路是否可持续,现在存在疑问。
先最大的经济援助国家鹰国,此时自身难保,一旦败于定远军,意味着鹰国就不复存在,自然也不可能继续得到经济援助。
西欧国家虽然目前没有战火,但保不齐远东军就会进攻,加上二战结束恢复经济也没几年,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他们自己都在拼命积攒实力,哪有多余的力量帮助希国展经济。
更何况现在经济从民用逐步转向军用,未来不管是否和远东军打仗,对民生意义都不大。
战争属于纯粹的消耗,他们也不可能打赢远东军,最多就是保持现在的局面。
当然,他们也可以走自主展的道路,但恰恰是最难走的路。
领土不过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8oo万,技术积累也不够,工业化也不是最厉害的。
承接产业链的部分环节还算可以,想要掌握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不说有没有技术和工业支持,就是人口也不够。
所以他们的出路,看似有三条,实际上只有一条最靠谱,那就是投靠实力更强的远东军。
将困境摆出之后,提出看似可能解除困境的办法,结果现只有一条是最可行的。
这时候,在详细宣传远东军对待新加入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
这都不需要刻意找,东欧那些新加入的国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更何况还有伊斯坦布尔的千亿投资规划。
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加入就能立即得到的好处。
最后宣传远东军的治理理念、民族政策等和百姓同样密切相关的信息。
例如执行相对宽松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毛熊那么严苛。
特别是政治上,并不会过于强调阵营对立,在远东军看来,不管是什么制度,只要适合自己的就行。
经济制度上虽然强调社会主义属性,但却允许个体工商户存在,对个人而言这就相对自由很多,不是所有经济都受到国家控制。
这意味着普通人的经济现状不会立即被打破,只有那些富豪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当然,这里面也有区别。
如果是希国和远东军打仗败了,那么远东军就会无偿将所有大规模资产收回去,不会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如果希国主动加入远东军,双方没有通过战争解决问题,那么远东军会让冰霜商会采取收购的方式掌握这些资产。
这样希国的富豪们虽然失去了生产资料,但获得了不少的现金,日子依然过得很舒服。
这其实也是逼迫一部分富豪站队。
如果不想要一无所有,那就支持主动加入,这就是富豪们面临的选择。
然后就是对希国未来的畅想,加入远东军,意味着希国将是整个远东军控制区在欧陆的度假胜地。
有了如此庞大的潜在旅游人口,希国的旅游产业想要不蓬勃展都难。
冰霜商会将在希国打造地中海最大的海港船运体系,虽然这个体系不只是涉及希国,还有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