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道基金总部,韩朔开始询问河道疏浚工作如何。
黄河水系疏浚工作,在前年就已经谈好了,但真正开始还是去年,到现在也差不多一年时间过去了。
而西部气候改造,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整个西北的气候变化已经逐步显现。
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四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全部披上了绿装,对气候的影响虽然不是天翻地覆,但也在润物细无声生着。
根据气象局的统计,毛乌素地区去年的降雨量增加了12%,浅层土地含水量明显增加,地下水资源也在逐步恢复。
等到腾格里沙漠也全部披上绿装,这种改变会更加明显,降雨量也许还能再次提高15%左右。
腾格里沙漠经过过去一年的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了2万平方公里的改造计划,今年可以将剩下的一半完成改造。
等完成腾格里沙漠的改造,就会立即开启对巴丹吉林沙漠的改造,等改造完成,相互作用之下,降雨量有望再次增加5o%左右。
这还没算上每年向西北输送淡化的海水带来的影响,将这个算进去,降雨总量翻一倍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对塔里木盆地的改造。
只要这里按照预定计划改造完成,不仅塔里木盆地将出现巨大的内陆湖泊,还会改变整个河套地区的气候,同时影响着河套走廊以东所有区域的气候。
到时候降雨量不说增加几倍,再次增加一倍还是有可能的。
河套地区以及以东地区,年平均降水达到8oo毫米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森林和森林草原的降雨分界线了。
“目前我们进行两步走,先就是治沙,也是我们最先开始治理的部分。
由于乔木植物生长需要时间,我们先使用了草被植物稳固土壤,到去年中已经完成了播撒工作。
根据我们后续跟踪检测,这些草被植物生长非常良好,能够有效改善黄土粘性,预计五年左右就能达到想要的想过。
正好这段时间留给乔木生长,五年时间后,整个黄土高原将被郁郁葱葱的乔木所替代。
而现在的功能性草被植物也会被本土草被植物所覆盖。”
听到这里,韩朔问道:“那去年泥沙入河量减少了多少?”
“去年泥沙入河量减少了3亿吨,这还是半年的成果,今年有望减少泥沙入河量7亿吨以上。”
如果真达到了阿大所说的减少量,那意味着减少了一半的泥沙入河量。
到时候,只要不是汛期,黄河水应该都是清的。
“你们预计什么时候能做到年流沙量在5亿吨以下?”韩朔又问道。
如果按照他这个要求,那么要减少黄河泥沙入河量1o亿吨以上,难度不算小。
阿大似乎已经有了相关数据,立即说道:“按照现在的进度,五年左右基本就能办到。”
韩朔之所以有这个要求,那是因为他认为黄河年流沙量在5亿吨以下,那么基本不会出现淤塞的情况。
这些泥沙随着河水入海,还能慢慢在河口出现冲积扇平原,扩大国内平原的面积。
所以黄河水不需要清澈见底,只要不出现改道、淤塞,并且保证全年能通航就行。
“在疏浚工作上,我们先不着急深挖,主要是拓宽现有河道,并且打通阻碍通航的河段,在容易形成淤塞的转弯处建设特殊的堤坝等等。
预计这项工作明年年底才能完成,后面需要花费数年时间,不断深挖河床,以便让更大的船只通航。
同时也能不断适应逐年增加的降雨量,避免出现河水溢出的情况生。”
这倒是一个比较稳妥的计划方案,保证通航就意味着率先实现经济增益,后面可以慢慢来。
“沿河港口建设呢?”
“暂时还没有建设,但我们已经有了规划,从明年开始会逐步建设,等完成之后应该实现了两千吨级以下船只全通航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