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三日后,旭日东升,薄雾尚未完全散去。
香山县城外,黑甲卫的营地早已拔除,只留下些许车辙和马蹄印。朱梓最后望了一眼这座他短暂停留过的南方县城,没有丝毫留恋,翻身上马,沉声道:“出发!”
队伍再次踏上征程,沿着官道一路向北。正如朱梓所料,在他明确表示即将离境,并且拒绝了后续大部分官员的拜见后,接下来的路途异常平顺,再无地方官员前来打扰。严武将沿途的护卫和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速度再次提了上来。
马蹄声单调而富有节奏,车轮滚滚向前。离开了广东湿热的空气,越往北,秋意渐浓。朱梓的心思,早已越过眼前的山水,飞回了千里之外的京城。父皇那道圣旨的用意究竟为何?京城中暗流涌动的局势又发展到了哪一步?还有分别数月的妻儿,她们可还好?这些念头,如同北归的候鸟,不断萦绕在他的心头。
广东之行,现在看来,不过是归途中一段短暂的插曲,一次对未来封地的提前勘察。那片山多水多的土地,既有大海带来的无限可能,也充满了海禁政策下的重重束缚,治理起来绝非易事。刘承那番关于海贸和分设王府的言论,听起来恭顺,实则暗藏机锋。分设王府,听着是为了方便管理,体察民情,但背后牵扯的巨额花费,以及可能滋生的地方势力勾结,都让他不得不警惕。这位知府,恐怕不仅仅是想在新王府建设中捞取油水,更深的意图,或许是想借此将地方势力与未来的藩王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共同体。朱梓对此心知肚明,那看似贴心的建议,实则是一把双刃剑。而海贸,更是敏感中的敏感,是悬在头顶的利剑,用好了能解决钱粮困顿,用不好,便是万劫不复。他对未来封地的治理难度,有了更清醒,也更沉重的认识。
“严武,”朱梓目视前方,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
“末将在!”严武立刻驱马靠近,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还有多少时日可抵京城?”
严武略微沉吟,快速在心中估算了一下路程和每日的行进速度,答道:“回殿下,按照目前的速度,若沿途顺利,路况良好,不出半月,便可抵达应天府。”
“嗯。”朱梓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的目光依旧投向远方,只是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半个月,确实很快了。京城那潭深水,他即将再次踏入。
与此同时,距离朱梓数千里之外的应天府,早已不再是之前的平静模样。
快马加鞭的信使,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将潭王殿下启程回京,并且已经进入广东地界的消息送抵。这消息迅速在京城荡开层层涟漪,扩散至每一个角落。
最初是惊讶。毕竟潭王离京不过数月,名义上是远赴云南平叛,虽然战事结束得快,但谁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奉旨返回。圣旨来得突然,归程也显得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