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二十二年春,青雾公主继位,改年号天启,史称青雾女帝。
天启元年春闱,共录取七百四十二人,进士二百三十六人,创科举以来最高。
皇上钦点杨铭为一甲状元,一身红衣打马游街,意气风,一时风头无二。
所有人都觉得杨铭会进翰林院,积累资历,等两年一过,不愁高官厚禄。
可杨铭却做出惊人之举,自请外放做魏县县令。
谁不知状元郎入了皇上青眼,是日后的宰相根苗,却自请做县令,千古从未有过。
魏县时常闹洪灾的地方,百姓日子又穷又苦,状元郎莫不是读书读傻了。
裴恒本以为是杨铭清高得罪了吏部权贵被人排挤。
毕竟,这几日,朝中权贵有女儿的都动了心思,想要招杨铭为婿。
可杨铭拒绝了所有人的邀请,人人都道新任状元郎清高,目中无人。
裴恒自是听到些流言蜚语,正要插手此事,可看到魏县二字便明白了他的用心。
他虽忌惮他对昭昭的心意,却也不得不承认,他内心光明坦荡,是真正的君子。
大齐需要这样的好官。
杨铭的任令下的很快,三日后便要离京。
杨铭一下从众人追捧的状元郎到无人问津的小县令。
所有人都觉得他这辈子回不了京,搞不好死在魏县也有可能。
这个新帝继位的状元郎,最风光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谢昭昭派人打听到了杨铭离京的日子。
没想到竟是杨铭先送来了请柬,日期正是他离京那日。
这几日倒春寒,冷得厉害。
杨铭一人,一马,一个包袱,再无其他。
一场雨,落了杏花。
同样的街道,却没了打马游街那日的繁华。
萧瑟的如同冬日。
杨铭算着时间让小二上菜,做的都是家乡菜。
谢昭昭看着这些菜像是陷入沉思,脑子里搜索关于他的记忆。
原主在他赴京时说若他中了状元,回乡祭祖时要请她边城最好的酒楼,吃最好最贵的席面。
他今日之请,原是守当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