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合理的猜想是,这些都是二手书,又或者这个图书室有一群爱读书的群体。
因为这是完全公开的区域,所以一览无余,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在离开之前,傅霖自然不甘心就这么离开,随手翻阅了其中一本《基因组学导论》,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笔记。于是,他合上书本,从最后一页开始,用拇指跟着按住书本边侧,手腕微微施力,拇指开始扫动书页。
很快地,整本书的使用情况也一清二楚。
真是个好学的人……
傅霖的想法落完后不久,书页就停在了扉页处。
与此同时,上面写着「黎稚」两个字。
傅霖的呼吸无意识地一滞。
为了确认想法,傅霖开始翻动更多的书。
一本、两本、三本、四本……
花了三十多分钟仍没有确认完全部的书,可是毫不例外的,每一本都有黎稚的名字。
第94章
傅霖有看过黎稚的字。
他的字就是标准的临摹字帖会有的字体。
要模仿他的字很容易,在网上搜索免费字帖,排在最前面的点开就可以。所以,他的字很多时候看起来像是打印的字体,也很大众。
不过写得快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出他自己的笔势。
最有特色的一点是,他在连笔写“少”的时候,他喜欢把第二笔当做是最后一笔,把左撇写成右撇,又或者在长撇处往回勾一点。
傅霖在看完名字之后,会下意识地再检查书中的笔记字迹——那确实是黎稚写的字迹。
他情绪十分复杂。
现在信息量开始载,他反而难以思考现状:所以,这是什么情况?
如果这里的书全都是黎稚翻阅过的话,再加上需要做笔记的时间,这怎么可能是以他现在大学生的年纪能够读完的?
如果不是黎稚做的,那答案又是什么?
黎稚的年龄比他表现出来的更大。或者,他曾经经历过这个世界的轮回,甚至越了生死轮回?他是唯一知道这个世界在永恒循环的人,是整个Vita的精神支柱?
答案是这个吗?
这个推测让傅霖的的背脊微微凉。
傅霖感觉明明自己已经在靠近真相,可是却依旧不知道真相的原貌。就像是在观察事物一样,这不是说越靠近越好,越清晰明了,让人清楚整个事情的全貌,有时候越靠近反而更容易只看到局部,而现不了真相。
“黎稚,到底是什么人?”
傅霖忍不住在想,如果黎稚真的是普通人,他怎么可能做得到翻阅完这些书?而如果他并不普通……那么,他隐藏的身份又意味着什么?
傅霖很抗拒去像一个糟糕的答案。如果黎稚真的在这个循环里存在了很久,那他到底是“知情者”还是“操控者”?
在推理游戏中,知晓真相的人往往不会是无辜者,甚至有可能是整个事件的操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