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母后用完膳,赵锐就出了掖庭宫,半路换来心腹太监问:“陛下最近用丹怎样?”
老太监回道:“您放心,皇上对张天师言听计从,每日三颗,一日三顿不落。”
赵锐点头道:“告诉马遂,让他想个法子,把丹阳公主从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弄下去,本宫等不及了。”
“老奴这就去。”
看着心腹太监远去,赵锐对远处等待的一干太监招手。
那些太监立刻抬着轿子跑过来,赵锐坐进轿子对一个太监道:
“巾帼将军王灵瑶既成了皇后的义女,本宫不能没有表示。
传令,令王灵瑶可在府门悬挂‘巾帼将军府’匾。
赏丝绸百匹,银两千两,良田五百亩已示恩典。”
……
沈凡要抚恤的第一个阵亡者,是住在平安坊的参将张硕。
此坊算是京城较大的一处坊间,当沈凡一行人到达这里时,虽说寒风依旧刺骨,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
有赶着毛驴拉货的,有小贩卖货的,有看相算命的。
街道两边的房屋鳞次栉比,茶楼、酒肆、肉铺、客栈坐落其间,井然有序。
张硕的家是座两进的小院,不大却也别致,符合他这个七品参将的身份。
沈凡在刘利和马卫的引领下来到院门口,就见门楣上挂着只白灯笼,高大的招魂幡在寒风中缓缓飘舞,给人以一种悲壮之感。
因为张硕家地势较高,沈凡还发现了一个现象。
就是附近不少人家也挂着招魂幡,就问刘利这是什么缘由?
刘利告诉沈凡,平安坊不少男子是张硕的本家,他们很多人都跟着张硕去了西北,自然也有不少回不来的。
这些挂着招魂幡的人家,大概都是那些死在西北的人。
沈凡举目四望道:“不对呀,目测这招魂幡没一百也有七八十,怎么我们抚恤的名单上才十五人?”
刘利道:“这些人不都是战死的。”
沈凡不解的问:“什么意思?”
刘利笑了笑道:“他们多是病死的,按我朝制病死的不算殉国,所以不在抚恤名单里。”
沈凡:“那他们就白死了?”
“不会,他们会得到一年的军饷补偿。”
“那是多少钱?”沈凡又问。
刘利想了想道:“具体按官职不能一概而论,以军士而言月俸一两银子,一年十二两。”
少了些……就在沈凡暗自琢磨时,马卫已经将张硕家的院门扣开,向门房告知了来意。
当门房得知是一位王爷亲自来发抚恤金后,立刻跑进院中禀报。
与此同时,沈凡他们这队人马的到来,也引起了街坊邻居的注意。
有人听到了马卫和门房的话,纷纷奔走相告。
不一会儿的功夫,小院门口就围满了围观的百姓,都想看看怎么会有王爷来发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