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烨挥师回归太原之际,朔州的战火也已近尾声。
自大宁六年秋季起,李裕兵出马邑郡,矛头直指朔州北方的北梁石良敬。
他率领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先后成功收复了榆林郡和五原郡。
到了大宁七年五月,朔州驻守灵武郡的将军第五伯逾,突然转变立场,转而加入李信的阵营。
随后,第五伯逾迅速出兵,与李裕的军队并肩作战,共同向石良敬控制的朔方郡等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石良敬在这场联合攻势下节节败退,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为他的堂弟石良洛所杀。
北梁政权随着石良敬的败亡而宣告终结,从起兵到覆灭,仅仅一年不到。
李裕的大军所到之处,朔州的残余势力纷纷望风而降,最终他的军队屯驻于延安郡的肤施城。
如今,李裕麾下兵强马壮,部众已达十数万之众。
他开始着手安排兵力,部署防务,也准备回师太原。
在肤施城内,左路军军师王介、长史裴立和将军侯恕正秘密地商议着重要事务。
裴立慎重地取出一封信,说道:“段公托人送来的这封信,信中明言,他希望我们能劝说大都督直接挥师南下,直指司州,一举拿下长安。虽然长安与洛阳皆是重镇,但皇帝杨召此刻身在长安,其意义不言自明。”
他们口中的段公,正是原先的马邑郡太守段怀本,如今负责整个马邑郡及朔州北方三郡的政务。
这四人,作为李裕的得力心腹,自然要为他的未来精心筹谋。
侯恕心中急切,激动地说:“这是自然,拿下长安,斩杀昏君,这是何等的大功。我们绝不能让右领军大都督抢了去。”
军师王介沉思片刻,也缓缓开口:“从目前的战略形势和两军的部署来看,我们挥师南下,直取长安,确实更为合理。而右领军大都督在回师太原之后,可以南下进攻洛阳。只要长安和洛阳两地尽归我们之手,大事便可成。明日,我们只需以这番分析来说服大都督。”
侯恕听后,脸上露出喜色:“一旦拿下长安,大都督的声望和地位必将更上一层楼。到时候,他不仅会是并州之主,甚至可能成为天下之主。而我们,也将因从龙之功而封侯拜相。”
王介和裴立听后,也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次日,左领军大都督李裕召集了麾下将领,包括第五伯逾和石良洛,共同商议军事策略。
李裕首先发言:“今日召集大家,主要是为了讨论我们回师太原的计划。各位有何看法,但说无妨。”
军师王介立刻提出了不同意见:“大都督,我认为此时我们不宜立刻回师太原。我军目前士气高昂,兵力强盛,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我建议我们应一鼓作气南下进攻司州,进而直取长安。”
长史裴立也紧随其后,支持王介的观点:“大都督,军师所言极是。如今皇帝杨召昏庸无道,辅国大将军也已起兵反抗。我们何不借此机会讨伐昏君,立下不朽功勋?”
李裕略显犹豫:“此事关乎重大,我们是否应该等待辅国大将军的决定?擅自行动恐怕不妥。”
王介却坚定地说:“大都督,兵贵神速。目前我们左路大军距离长安较近,而右路军还在回师太原的路上。待他们回到太原,正好可以南下攻取洛阳。只要我们能够拿下长安和洛阳,便可称霸北地,其他势力将不足为惧。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