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小说

宜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32章 明代 阳明心学(第2页)

第332章 明代 阳明心学(第2页)

据说王华小时候曾经在河边看到一个醉汉把装满金子的钱袋子落下了,于是他悄悄地把钱袋子沉进水里,然后悄悄地站在旁边等候失主。

结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来了。

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真正的失主后,王华从水里拎出钱袋子交还给了他。

失主喜出望外,当即提出要给王华一锭黄金以示酬谢。

王华拒绝了,一袋金子他都没有要,怎么会收一锭金子呢。

正是王华的高贵品质,深深影响了王阳明的成圣之路。

在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将读书做圣贤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

为实现这个志向,他经受了很多磨难。

先是科举落第,后来仕途不顺。

因直言上书,要求皇帝惩治宦官,而遭人陷害。

不仅廷杖四十,还被贬到贵州任职。

王阳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却从容淡定。

在经历种种之后,仍然能顺其自然,足以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强大。

从被贬龙场到龙场悟道,再到后来与程朱理学的抗争。

王阳明都顺其自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终于使得阳明心学成为人人推崇的学术理论。

正因为王阳明能够听从内心,凡事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才成为受人追捧的圣人。

“心即理,人的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具备成为完人的一切条件。”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出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野花树询问。”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认为山野的一株花,当你没有看到它时,它只是寂静地藏在你内心深处。”

“你心中本来就有这个花的样子,只是你自己没有察觉到,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存在。”

“等你看到这颗花时,实物的花激活了你内心的花。”

“实物的花好比密码,用密码能验证你内心里早有这株的花的存在。”

“王阳明和朱熹冲突的地方在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朱熹认为,人的内心原本是空的,什么也没有。”

“必须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认知,通过努力学习实践,把空空如也的内心不断填满。”

“王阳明另辟蹊径,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机理、道理都已与生俱来植入了人心。”

“人为什么知道甘蔗甜?知道花香?味觉与生俱来。”

“比如伱如果说王阳明不会开车,他肯定不答应。”

“他会说开车的技术早已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实践来激活。”

“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要把自己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

“比如,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

“而猪不可能会驾驶,因为猪心里没有预先设置这项技术。”

“朱熹则不同,他断定人的内心一开始完全是空的。”

“人要成长,要增加认识,就要将外界的知识和技能搬进内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