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小说

宜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32章 明代 阳明心学(第4页)

第332章 明代 阳明心学(第4页)

“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

“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

“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

“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

“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

“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

“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出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

“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

“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

“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

“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

“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

“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

“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

“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王阳明我成功的背后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他一介书生,身体羸弱。

却勇斗宦官,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背后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心学中重要的奠基理论心即理。

心即理,既是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

遇到事情不动心,不论生什么事,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

平宁王之乱的时候,他并未到第一线去,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

当他的手下大将正和宁王大战的时候,他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

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是情况紧急,手下大将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

这时候,他才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

说完谁再议论大将军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处斩,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知行合一另外一个关键点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

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故出自孟子的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

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现实中各种欲望蒙蔽了良知。

因此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先祖积淀下来的智慧,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