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
“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斗争残杀的祸乱,地主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
“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遍地开花,整个天下动荡不安。”
“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人。”
“公元19o年,汉献帝元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百姓西迁长安。”
“洛阳所有宫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张仲景如今看来学医这条路走对了,要不然是不可能名垂千古的。
老实说,能在医学领域获得医圣的称号,还是大大出他的意料的。
不过回想起学医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此时此刻都值得了。
他最初在家乡为人治病,后来曾到洛阳等地行医。
他善于运用经方给人治病,经方就是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方药,药味简单,疗效显著,但是比较零散,不容易学握。
他经过多年勤奋求索,并且用这些经方治愈了很多病人。
于是渐渐在百姓口中有了经方大师的称号,名望也很高。
另外,他又曾到襄阳跟着名医王神仙学习,后来又到茅山跟着老道士学习医术。
于是他的医术水平就不断提高,在南阳已经小有名气了。
当朝统治者不重视医学,社会上又普遍迷信巫术。
不少贫穷的人在巫婆和妖道的欺骗下用符水治病,结果被夺去了生命。
他非常痛恨这些巫婆和妖道,每每遇到这些欺人钱财、误人性命之事,便会出面干预。
并用自己的诊治效果来反对巫术迷信,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他甚至创立了一套新医术来为人治病。
他在行医过程中常常见到有些医者给人看病敷衍搪塞,草率处方,单凭一张巧嘴欺人。
他的医学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庸医作风,十分反感。
他在看病的时候总是先仔细观望病人气色,察听病人生的各种声音,询问病人的感受。
并且结合切脉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确切诊断。
在不断的学习中,他的诊断水平与日俱增。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因怀才不遇,投奔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做了幕僚。
王仲宣身材矮小,又常年患有疾病,体质孱弱。
经常请他前往诊治疾病,因此他们二人交往频繁。
他有一次遇到王仲宣,见对方脸色不好就曾告诫过。
王仲宣已经染上病了,应及时治疗,否则四十岁会掉眉毛,那时不仅不容易医治,此后半年命将不保。
当时王仲宣年仅二十岁,正是春风得意,听后非常不高兴。
认为他是在炫耀自己的医术,也没有吃他开的药。
果不其然,二十年后,王仲宣果然掉眉毛了。
这时想再治病可已经来不及了,此后只活了半年就去世了。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的医术已经日趋精进。
现在回想起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他万分庆幸自己选择学医这条路。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被病魔吞噬,以致于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