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侗笑容满面,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继续说道。
“此王爵尊贵无比,位极人臣,它不仅彰显着你的无上荣耀,更与你为大隋鞠躬尽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相称。”
“放眼满朝文武,无人能及你的功勋,就是楚王也不行。”
他微微前倾身子,语气愈热切。
“如爱卿觉得满意,我即刻安排礼部筹备凯旋之后的封王仪式,让天下人都知晓你的丰功伟绩。”
裴元峥闻言,心中“咯噔”一下,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抱拳,大声道:“皇上,这莫非是在试探臣?”
话语间,一股凛然正气扑面而来。
“自追随陛下以来,臣披肝沥胆,对皇上、对大隋的忠心,天地可鉴!”
“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我裴元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从无半点非分之想!”
见裴元峥反应激烈,杨侗急忙站起身来,连连摆手,脸上满是诚恳之色。
“不是的,爱卿误会朕了。”
“朕今日所说的一切,皆是肺腑之言,绝无试探之意。”
他长叹一声,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如今大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朝堂之上,诸多臣子明哲保身。”
“唯有爱卿始终挺身而出,为朕排忧解难,为大隋撑起一片天,你是大隋真正的依仗。”
杨侗缓缓走到裴元峥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爱卿如此辛劳,为大隋殚精竭虑,朕愿与爱卿共有这天下。”
“待爱卿平定瓦岗凯旋,封你一字并肩王,共享荣华!”
(小课堂:一字并肩王这个称号在演义故事中颇为常见,但在真实的历史长河里,从未有过这样的封爵。
这一称号太过尊崇,所谓一字并肩王,意味着其地位能与皇帝平起平坐。
其权利地位可能就相当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东王杨秀清,手握大权,行事嚣张,凌驾于诸王之上。
甚至可假借“天父下凡”之名,节制天王洪秀全。)
听到杨侗这番言辞恳切、掏心掏肺的话语,裴元峥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并开始相信杨侗此举确实出自真心。
他在心底暗自思忖,杨侗是经历了王玄兰的刺杀后,深知自身处境岌岌可危。
想通过封王这一极具诱惑的方式,拉拢自己,从而保住他的皇帝之位。
念及此处,裴元峥双手抱拳,恭敬而坚决地说道。
“皇上,封王之事,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当下,大隋局势严峻,瓦岗贼寇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臣的心中唯有剿灭瓦岗这一件头等大事。”
“待成功平叛,为大隋换来太平盛世,再论其他也不迟。”
杨侗无奈,只得点头应允,“那便听爱卿的。”
两人又围绕军事部署、朝堂局势等话题交谈了好一会儿。
裴元峥见时候不早,便起身拱手告辞:“陛下,时辰不早了,臣先行告退,望陛下保重龙体。”
就在他转身离去之时,杨侗的声音从身后悠悠传来。
“爱卿不日即将大婚,这可是人生大事,朕定会亲自前往,为爱卿贺喜,共庆这美好时刻。”
裴元峥脚步微微一顿,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而后恭敬回应道:“陛下厚爱,臣不胜感激。”